海洋核动力平台招聘,海洋核动力平台招聘信息
中核海洋是干什么的?
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08月1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顾颖宾,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海洋核动力装备开发、市场拓展、组织建造和运营管理,生产和销售电力、热力、淡化水及其相关产品,从事海洋核动力装备系统运用综合技术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转让等。
造船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毕业生就业前景光明,就业面宽,在船舶、兵器、核能、航空、航天、民航、交通运输、民用动力、环境工程等领域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部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研究生毕业后可从事声学、电子、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工程的科研教学工作,也可在渔业机械、石油、地质、海洋仪器、医疗仪器等部门从事设计、生产和科研工作。
造船专业就业环境紧贴江河湖海塘是一项周期长、资金密集、科技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人才远达不到市场需求,满足不了企业的生产需要,开设船舶专业的高等院校比较稀少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以上,这方面的人才备受欢迎!
中国拟建新型核反应堆,可研制核动力飞机?
谢邀。据说一直在研究小型堆,主要是用在船上的,看航3的新闻,应该是有突破了。其实美苏在六七十年代都研制过核动力飞机,但是没法解决辐射屏蔽问题,只能加厚铅板,所以飞机体积巨大,载荷有限,不经济,而且不安全,后来都下马了。中国应该不会重复跳这个坑,除非有巨大的技术突破,可以解决美苏没有解决的问题。
呵呵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核动力飞机美帝和毛熊冷战时期都搞过!甚至是核动力洲际巡航导弹美帝都研发出来了!最后才发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飞机导弹失事后的核污染问题!这个安全性是上帝也无法保证的!最后也只好搞海军核动力,结果遇到了和常规动力相比,性价比极低,水面的那些核动力吞金兽,先后退役(美帝的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为代表),远洋型***也就美帝占绝大多数(大重型9-11万吨排水量),高卢雄鸡只一艘戴高乐号(还是48000吨排水量中小型的)!毛熊那几艘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是为了和美帝争霸,硬着头皮上的极低性价比产物,现在基本全都趴窝,想升级重修但没银子,拖拖拉拉好多年了!水面下核动力潜艇也是事故不断,但是有海洋可以稀释,危险性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还是不断有大小国家明里暗里要加入这个俱乐部!陆地武器系统受限于核反应堆的体积(核安全防护罩等),又笨重又危险,更是不可能服役(但毛熊研发过一种核动力末日坦克,结果还是和元首当年的180吨重的鼠式坦克一样,,恐龙们太变态了,所以灭绝了!)至于太空飞船卫星的核动力应用,总体来说是看好的!但是危险性也同样存在,当年毛熊的宇宙系列卫星中的核燃料电池卫星坠毁,给加拿大造成几千公里土地的核污染事故还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所以说陆海空天,人类对于核动力装置的追求都是疯狂过的,如今看来最适合的领域还是卫星,飞船这些宇宙飞行器!
已经拥有4艘"准航母"的日本,未来造核动力航母的雄心能实现吗?
日本是二战战败国,按照其“和平宪法”中的要求不能装备进攻性武器,而航母作是现代海军中的核心进攻性装备,原则上日本不能建造航母这样的进攻性装备。但是,从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今已经过去75年,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用于本土自卫的“自卫队”正在不断尝试逐渐跳出“和平宪法”的限制,尤其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不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舰艇规模都居世界前列。以当前日本的造船技术和核能开发技术,理论上拥有建造核动力航母的能力,当然,也不是说一时半会就能造出来,即使放开对其所有限制,最乐观估计也需要10年以上才能拥有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条件。日本海上自卫队舰艇编队
核动力技术是当前人类掌握的最顶级的动力技术,能够独立建造核动力舰艇的国家也只有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而已,而能够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只有美、法两国,建造核动力航母难度之高可见一斑!日本的造船技术位居世界最前列,其海上自卫队装备的水面舰艇、潜艇的建造工艺、技术性能都处于全球先进水平。海上自卫队现役吨位最大的主战舰艇是2搜“出云级”轻型航母(自称“载机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27000吨,改造完成后可以搭载近20架F-35B舰载机。日本海自“日向号”两栖攻击舰与美国海军“蓝岭号”指挥舰编队航行“出云号”轻型航母搭载F-35B战斗机效果图(中)
想要建造核动力航母,出来有完善的造船能力外,还需要有过硬的核动力技术。日本是全球装备核电站数量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拥有50多个反应堆,核反应相关工业配套能力是否健全;同时,在船舶核动力方面,日本在上世纪7年代就建造了核动力商船“陆奥号”,虽然“陆奥号”核动力商船的吨位和建造要求与核动力航母差距巨大,但毋庸置疑的是日本在船舶核动力技术方面还是有一定基础和实际应用经验的。日本于1***2年建造的“陆奥号”核动力商船“陆奥号”核动力商船的相关技术参数
网路上总是有一些网友对日本的技术特别的“迷信”,认为如果没有外部限制日本可以在三个月内拥有核武器、三年就能建造大型航母等,当然,这样的想法也不是坏事,至少能够时刻警醒我们不能放松自己的技术发展。但是,不论是核武器还是核动力航母,都不是单纯靠传统工业技术能力、基础就能臆测的,涉核相关的技术和装备,在和平时期没有一定的积累和试验验证无法短时间投入实践。如果彻底放开限制,个人认为日本肯定有建造核动力航母的潜力,但是绝不是短时间可以实现,相信出来极少数国家或组织外,不会有人愿意看到曾经给全球数十个国家带来巨大灾难的战败国拥有核动力航母!建造自己的核动力航母才是王道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从国家层面来说,作为“海洋型国家”的日本确实像拥有核动力航母,
有了核动力航母日本的“绳命线”会更加的畅通,日本列岛也会更加的安全,但是从政治和军事科技水平来说,日本想要拥有核动力航母要比登天还难!
美日澳联合军事演习,打头的是“雷根号”(里根号)、中间是袋鼠国🦘“堪培拉号”战略投送舰、压阵的是“伊势号”(日向级),从三艘大型战舰的对比就看出了美日之间的主从关系。
美国对于日本的占领已经70多年了,正是因为日本军事力量的薄弱,不是正常的国家,而美国对日本管制的好处除了地缘政治之外就是经济上“薅羊毛”,具体到日本的军事力量也是这样的,从纸面上来看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整体实力确实不错,但这些先进的战舰上面有多少装备是日本自己制造的?美国二战结束后占领日本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根据《波茨坦公告》解除日本的武装,包括大型军工制造也被拆解,不允许日本再建造大型武器装备的能力,后来美国根据战略需要,又重新武装日本援助了大量武器对抗苏联。
日本制造的直升机护卫舰也只是制造了一个躯壳。
1***0年代开始运行日本自己发展武器装备...但问题是日本军工研究与生产已经出现了断代,只能凭借造船工业的先进能力建造军舰的舰体,大量武器装备子系统都不能研制,只得购买美军装备,也就好比日本只是造了一个房间,剩下的“电、煤气、自来水,线路/管道的铺设、屋里的家具、卫生间洁具、房间的其它装修...统统要买美国的东西,以至于离开美国货这房间根本住不了人,这也反应出美国对日本军事的控制已经到了骨髓!所以 从政治层面来说,日本建造核动力航母是美国允不允许的问题,不供给核心装备咋建造下去?
世界各国海军当中美军以外有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就是法国海军,就是图片上的“戴高乐号”,它是排水量4万吨的中型航母,作战能力与美军的超级核航母相比有这巨大的差距,而且它服役以来问题多多未发挥出核动力航母该有的能力,以至于法国海军视它为鸡肋...“戴高乐号”的事情表明发展核航母必须要在排水量8万吨以上才行。
如果说美国放开手脚允许日本建造核动力航母,那么凭日本现有的技术水平也是研制不出来的,因为核动力航母所使用的核反应堆就是第一只“拦路虎”
“福特级航母”使用的A1B反应堆,为全寿命反应堆,理论上可以使用
50年时间。
军用反应堆的设计标准、制造标准肯定是最高等级的,一旦涉及到核能它的安全等级也是最高的!目前为止可以制造军用反应堆的国家在5~6个,而可以建造水面舰艇反应堆的国家就俩,美国和俄罗斯,“戴高乐号”使用的是核潜艇的反应堆,功率与真正的舰用反应堆相比差距甚大,说明军用舰用反应堆是比核潜艇反应堆更加高级的技术(军用反应堆通常情况下燃料棒可以使用50年之久,远比民用堆设计复杂)一般来说相同功率的民用反应堆起码要有2000平米的占地面积(主体)而军用堆不足200平米,把那么复杂的核装置缩小十倍,布置在这样小的地方要想做到谈何容易?
仅反应堆一项技术就将日本挡在了核航母的门槛之外,有人说日本不是可以制造核反应堆吗?那只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核反应堆,也是美国“西屋电器公司”技术援助的,仅凭日本自己...只能是呵呵了!并且目前的民用第三代核反应堆日本无力研制,就更别说军用的了。
日本三菱公司制造的F–35A战斗机,目前“海自”的大型直升机航母还没有搭载F–35B,估计明年可能上舰。
日本没有能力研制所有机型的舰载机,只具备组装能力,依靠的仍然是美国,不依靠美国日本就连组装飞机的能力都很差,所谓的F–2战斗机也是获得了美国的技术支持才得以完成的,就这技术水平还想研制先进的舰载机?
总之,日本是二战战败国,受国际条约的限制,其军工能力与五大国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军工生产离开美国这根拐棍寸步难行,也正是因为日本战后由于在国防上严重的依赖美国,不在国防进行大量投入才没啥负担,一心一意的投入到民用技术发展和生产,得以所谓的“经济腾飞”,但是国防是国家安全的基础,这么重要的事情日本交由美国打理,凸显了日本的殖民地、附属国的尴尬地位!还想建造核动力航母可能吗?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1chaozhi.com/post/5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