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漳本地最新招聘-临漳本地最新招聘临时工

为何有人说曹奂是曹操最“窝囊”的子孙后代,他到底有多窝囊?
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成为新的魏王。不到半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效仿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将皇位禅让给他。曹丕以魏代汉,成为新的皇帝,建立魏国,称为曹魏。曹魏从公元220年建国,到公元265年被司马炎篡夺,一共45年,历经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五个皇帝。
有人说,这五个皇帝中,最后一个皇帝曹奂曹操最窝囊的子孙,一点也没有魏武帝曹操征战沙场,笑傲天下的英雄气概。曹奂和曹操、曹丕、曹叡、曹芳、曹髦相比较,确实够窝囊的,分析如下。
首先,曹奂没有他的爷爷魏武帝曹操的杀伐果断,没有他的叔叔魏文帝曹丕的稳重,也没有他的堂兄曹叡的睿智。总之,曹奂远远无法和他的这几个前辈相提并论。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任命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辅佐七岁的小皇帝曹芳。曹芳即位后,先是被大将军曹爽架空,连郭太后也被幽闭。后来,“忠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权臣”曹爽。如果司马懿还政于17岁的魏帝曹芳,那么他就是曹魏的“真忠臣”了。
没想到,司马懿“狼子野心”,不但没有还政于曹芳,还比曹爽变本加厉,诛灭政敌曹爽及其亲信三族。随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先后掌握曹魏大权,比曹爽还做得过分。真的是除掉了一头狼,来了一个更厉害的老虎。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两年后,便去世了,他的长子司马师继承了权力,成为新的权臣。魏帝曹芳看到司马师权势滔天,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他时刻想着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曹芳也因领导了李丰等人的图谋,被司马师废黜为齐王。虽然曹芳夺权失败,可是他也经过了努力,尝试,此生无悔。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夺权的,当时大部分朝臣都是司马师的死党,曹芳势单力孤,境遇还不如当年的汉献帝。当年汉献帝还有国舅董承,各地还有刘表、刘璋、刘备等汉室宗亲,而曹髦没有掌权的曹魏宗亲可以依赖,他能奋力一搏,和司马师叫板,已经很厉害了。
曹芳被废,曹髦入继大统时,曹魏皇室地位更加岌岌可危。他是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是正宗的皇子皇孙。然而,此时的曹魏朝堂,大都是司马家族的党羽,真正忠于曹魏的大臣,凤毛麟角。曹髦的境遇还不如曹芳,曹芳好歹还有中书令李丰和光禄大夫张缉、夏侯玄,而曹髦却连一个能够靠得住的亲信也没。他召见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这三人,其中两人回头就向司马昭告密。因此,曹髦没办法,他不得不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向司马家族发起最后的冲锋,赌上自己的性命,博一线生机。曹髦讨伐司马昭,被杀是超大概率的,只有微乎其微的概率成功。可是,曹髦没办法去,他要想摆脱司马昭的控制,只有发起死亡冲锋,用生命来战斗。
而最后一任皇帝曹奂,就比较温顺多了。他的前任被杀去,前两任被废,曹奂被杀怕了,只能夹起尾巴,坐以待毙。曹奂的这种做法,是懦夫,窝囊废的做法,狡兔三窟,何况人呢。曹奂如此软弱,固然是因为司马昭权势滔天,他只是一个傀儡,更重要的是,曹奂的父亲燕王曹宇就是一个没有担当的曹魏宗亲。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魏明帝曹叡病重,拜曹宇为大将军,让他和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等共同辅政,将来辅佐小皇帝曹芳。没想到曹宇多次推辞,没有担当,不敢担重任,只想享受荣华富贵,当个富家翁。
《三国志》中记载:封魏帝为陈留王,邑万户,居于邺宫。
你拿着0.001%的股份,你会在董事会里和大股东吵架吗?
董事会
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一家叫做“汉”的公司。
曹操本来是汉公司的高管,后来功劳越来越大,股份越来越多,权力如日中天。
名义上的董事长汉献帝就顺着曹操的想法,成立一家子公司,叫魏。
所以曹操是汉集团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汉公司的子公司魏的董事长。
曹操
到了曹操儿子曹丕做魏公司董事长时,手下有个叫陈群的人力资源(HR)总监,搞了一个“高管内部推荐入职计划”,主要内容就是给汉集团的高管们投票权,由高管们投票决定招聘谁进公司、谁当高管、谁进董事会,实际上等于让所有高管都从高级打工仔变成大大小小的股东,曹丕支持这个***,与全体高管分享公司的权力和收入。对了,这个***,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九品中正制”。
曹丕
汉集团的高管因此非常支持曹丕,明里暗里地逼迫傀儡董事长汉献帝把位子让给曹丕。汉献帝无可奈何地把整个集团董事长的位子让给了曹丕,没办法,汉集团公司的业务实际上都是魏公司在做,汉集团只是一个空壳子,而且绝大部分高管都支持曹丕,不让位,等着被别人赶下台吗?
曹丕做了集团董事长之后,就把汉集团改名为魏集团。
曹魏董事会
后来曹丕死了,曹丕的儿子曹睿做集团董事长,一切正常。
等到曹睿死后,曹芳做了董事长,出问题了!
因为曹芳想把当时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司马师的团队赶出董事会!
这就捅了马蜂窝了,因为高管团队持股是曹丕同意的,现在曹芳翻脸不认人。
这还得了?
实际上,经过几代人的发展,现在高管团队的股份加起来比董事长曹芳还多。
首席执行官司马师怒气冲冲地召开董事会,投票让董事长曹芳下台,并任命曹丕的长孙曹髦为新董事长。
司马师
这下问题更大了!
曹髦作为曹丕的长孙,有天生的家族使命感,非常看不惯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他认为高管团队就应该恢复成高级打工仔,不应该再在董事会里指手画脚,所以他带着几个保镖,就去刺杀当时的首席执行官司马昭,结果被司马昭反杀。
司马昭
从此以后,以司马家族为首的高管团队持股越来越多。
经过这件事,司马昭学聪明了,他找了曹奂来当新任董事长,这个曹奂是曹宇的儿子,而曹宇是曹操众多小老婆当中很不出名的一个生的,而且还不是长子,是老三。
这关系,远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曹奂谈不上有什么家族使命感,董事会里也没熟人,没人支持他,且手里的股份可以忽略不计,投票权几乎为0。
曹奂
所以,曹奂当了这个傀儡董事长后,非常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前任董事长曹髦的结局还历历在目,所以他就100%配合司马家族,***模***样当了几年董事长后,就把位子让给了司马家族,司马家族也对他不错,双方配合得很愉快。
曹奂与司马炎
曹操占股80%,大股东
曹丕占股60%,高管团队占股40%
曹睿占股50%,高管团队占股50%
曹芳占股20%,高管团队占股80%
曹髦占股10%,高管团队占股90%
曹奂占股0.001%,高管团队占股99.999%
你说,如果你是他,你能怎么办?
这又不是他的错。
是啊,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1、曹子桓,继承曹操权谋诡斗技能,在位期间扶持士族打击宗族,有作为的一位王者。
2、曹子建,继承曹操诗词歌赋技能,虽没有上位但是一位不错的诗人,幸得曹操喜爱,奈何无鸿鹄之志。
3、曹冲,出道即巅峰,奈何卷入权谋争斗,退场比较早。
4、曹睿,饲养男宠,好享乐,身体不好。
5、曹芳,被辅政大臣左右,基本上属于傀儡
要说曹奂有多窝囊,倒也不见得,他只是无力抗衡大势已成的司马家而已。而在当时的情形下,就是曹操附体,也得费一番手脚才能保住曹魏基业。
公元260年,已被立为魏帝的曹髦认识到了司马家的野心,知道再不***取行动就等着被篡位吧。于是说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千古名言,决定亲自征讨司马家。
可这孩子想得太天真了,他没有兵权,能够调动的人马也就是宫中宿卫和奴仆们,这怎么能够成功呢?
(曹髦准备去讨伐司马昭)
一群人在曹髦的带领下呼喊着冲出宫,还没杀到司马家呢,在东止车门就遭遇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及其部众,在曹髦左右侍从的怒喝之下,司马伷手下的兵士逃跑了。
但司马家的忠臣贾充还在,指使太子舍人成济弑杀了不到20岁的曹髦。这贾充的女儿贾南风后来当了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成济的家族则被司马昭灭了,因为要平息魏国遗臣的怒火,他就被推出来了。
从中可以看出贾充的老奸巨猾,明明是他指使的,他却一点事都没有。
曹髦很倒霉,死了还被褫夺皇帝封号,复其爵高贵乡公。
国不可一日无君,司马昭还不敢明目张胆的篡位,就立了曹奂为帝,他是曹操之孙、燕王曹宇之子,当时14岁,可想而知,他只能成为司马昭的傀儡。
(曹髦讨伐司马昭)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直接篡夺魏国***建立了西晋,史上称为“晋武帝”。
魏国正式宣告灭亡,曹奂被迁居到金墉城。金墉城是当时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西北角上的一个小城,魏明帝曹叡时期修建,后来成为魏晋两朝被废的帝、后安置地。
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食邑万户,宫室安排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让他依然可以使用天子旌旗,享受天子的待遇,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活到58岁时去世,其结局可以说是历代亡国之君中最好的。
历史真的是一个轮回,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孙子也被臣子挟持。他的儿子篡了别人的帝位,他孙子的帝位也被别人篡夺。
不能说曹奂窝囊,他只是和刘禅一样,生在了错误的年代,又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索性把头一缩,关起门来当个富家翁。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51chaozhi.com/post/416.html